今天有幸获得邀请,进入Google+,稍微折腾了一下。
如果要谈感受,就偏离这篇日志的主题。用过Google+的人都知道,它目前的精髓(是目前)之一就是“圈子”(circles)功能,有点类似于FB中的群组,又不是很像。它的设置十分灵活,可以按各种方法把你的联系人分成不同的组。这样做的目的是让你更好地控制隐私,同时也不骚扰到不相干的人。比如,你的朋友有喜欢打球的,有喜欢汽车的,当然也有都喜欢的。但如果你把一些汽车的新闻分享给那些只喜欢打球的,恐怕别人就会有点烦,而这种分享本身的回应率也是十分低的。再比如,你的朋友圈中有些人是内地人,有些人是香港人,你把很香港化的东西分享给内地人,恐怕他们不会感兴趣,反之亦然。更严重的情况是,有些联系人是你的上司、老师,有的就是你的死党,你想背地里讨论讨论上司,却不小心把内容分享给了所有人,就有麻烦了。
举了这么多例子,无非是说,所谓Social Network,即把信息分享给正确的人,因为在现实中,你的说话是有对象的,不是朝全世界人大喊一声:童鞋们,听我说!一项调查显示,twitter中很大一部分人都在自言自语,即没人回应,而FB当前身陷隐私门,也大多是因为对信息的受众区分度低。
这也就是圈子的优势。圈子类似于Tag,把一些具有相同“属性”的联系人组成在一起,加强彼此间的相互联系,其依据就是古人的八个字,“物以类聚,人以群分”。
问题来了,工具摆在这里,如何“人以群分”呢?
这里我提供一种方案,仅供参考。需要注意的是,所有人都可以有自己的分类方法,言之有理即可。不过,一开始将圈子分好,而不是之后凭感觉添加圈子,对今后管理联系人很有帮助。
我讲圈子分为五个层面,分别是关系、亲密性、地域、机构、话题
1. 关系 (Relationships)
这个层面是指联系人与自己的关系,不可扩展*,无交集。我设置了四个圈子,分别是朋友(Friends)、家人(Families)、上司(Supervisors)以及信息(Information)。
2. 亲密性 (Intimacy)
这个层面是指联系人与自己关系的亲密性,不可扩展,无交集。我设置了三个圈子,分别是亲密(Intimate)、一般(Normal)以及认识(Acquainted)。
3. 地域 (Locations)
这个层面是指联系人所处的地理位置,可扩展,有交集。这个见仁见智,我设置了三个圈子,分别是香港(Hong Kong)、内地(Mainland)以及其他区域(Other Areas)。
4. 机构 (Institutions)
这个层面是指联系人所处的机构,如学校、公司等,可扩展,有交集。这个也和个人经历有关。我设置了三个圈子,分别是武汉外校(WFLS)、城大(CityU)以及中大(CUHK)。
5. 话题 (Topics)
这个层面最广泛,包含联系人和你共同的兴趣,可扩展,有交集。每个人都可以设置很多的话题,不过一个人关注的领域毕竟不会特别特别广泛,所以也不要什么领域都设置一个圈子。比如,我设置了IT、体育等话题,就不一一列举了。
*扩展与不可扩展,是指这个层面可不可以自己添加其他的圈子。
交集,是指这个层面中的不同圈子间,是否可以包含同样的联系人,即一个联系人是否能同时属于这个层面中不同的圈子中。
这样创建圈子后,我自己有18个圈子,看起来比较多多,而且每个圈子人数都不多。实际上,这样划分以后非常清晰,以后分享也更加容易控制。而且圈子不会胡乱的增长,带来不必要的管理麻烦。
不过,有一个问题,就是无法在分享时选择是取圈子的交集还是并集,现在默认应该都是并集,也就是选择的圈子中的人都会收到信息。如果有个功能,能取交集,那就能更加灵活地控制分享的受众了。
再次说明,这只是我个人的划分方法,不代表有多科学或多完美,只是提供一种圈子管理的意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