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是一个我从去年开始就想写的题目。
湖南卫视的《变形记》,是一部讲述城市和农村孩子互换生活的纪录片,在每一集中,城市和农村的主人公在不同的环境下,对自己的生活状态有了更清醒的认识,对于自我的优点与不足有了更深刻的了解。其中有一集的题目就叫《远方,远方》。这一集的内容我现在已不记得了,但这个标题却让我感慨万千。远方,曾是那么遥不可及的地方,只要心怀梦想,就不再遥远。
2013年秋,一场大雾霾席卷了中国,当时开始关注PM2.5,关注空气质量,了解到原来平时习以为常的浑浊空气,原来是如此之脏,对健康的危害如此之大。放眼望去,全球只有中国及其周边的PM2.5爆表,而相反发达地区如美国、欧洲等地区空气质量却相当好。这说明发展并不意味着污染。香港虽然处在中国南部边缘,但空气不分国界,当北方污染的时候,香港也难以独善其身。
2013年,我妻子被派往内地一个小镇子出差。临行前一个星期,我反复查看了当地的空气污染指数,基本没有下过300,于是我给她买了20个3M口罩,让她带着,在空气污染300以上的时候,必须戴上口罩才能出门。
回来后她告诉我,不仅是空气,连自来水里也有一股浓浓的异味。
难道我一辈子都要呼吸这种空气,我的妻子,我的孩子也要一辈子在这种环境中生存?
香港是一个繁荣的城市,我和妻子喜欢用一个词叫”Bustling”来形容。如果说香港留给我的最大印象是什么,恐怕就是人多了。我和妻子毕业后,在旺角住了差不多4年,最能体会“人多”这两个字的含义了。香港可用土地资源小,人口密度大,只能发展外向型服务型经济,这就注定了香港必须接受来自全球各个地区的人,尤其是中国大陆地区的游客。狭小的土地上容纳这么多人口,已经让这个城市疲惫不堪。每天晚上挤地铁回家,然后排队等叫号吃饭,然后在人满为患的大街上散步。我曾经开玩笑说,我在香港的这7年,已经差不多把我这辈子该见到的人都见完了。
然而我并不喜欢拥挤与吵闹。我希望能有一间属于自己的房子,能在安静的夜晚悠闲地看看书,听听音乐,编些小程序,和我爱的人一起品品酒、聊聊天。
在香港可能吗?有可能,但代价太大。
香港的房价已经击碎了无数年轻人的理想。500万已经是最普通房子的起步价,而与之而来的房贷和首付,则让生活成本急剧增高。即使花了这么多钱,仍然很难住到让人理想的房子,要么是比较远,交通不便,要么就是近市区但面积小,周边吵闹。另外,要保持高工资来还房贷,在香港就意味着两个字——加班。我的妻子曾在一家金融公司工作,每天我睡觉前能看上一眼已是奢望,在忙季的那些日子里,我们晚上几乎没有在一起吃过一顿饭。
花这么多的钱,投入这么多的精力,就为买一栋自己不满意的房子,还搭上了自己的生活。
我们想离开这里。
拿开世界地图,全世界英语区的移民国家主要有4个,美国、加拿大、新西兰和澳大利亚。美国的门槛比较高,竞争压力比较大,恐怕不亚于香港。加拿大的生活环境很好,但是每年冬天雪下得比较厉害,而我和妻子都是不喜欢太寒冷的。新西兰各项条件都不错,但是申请移民需要在那里读大学,而我们不具备这个条件。
一个偶然的机会,我妻子在天涯上看到了这样一篇帖子,《人生就是一段旅途—漂在澳洲的这十年》。作者通过生活化的视角,给我们呈现了一个别具一格,安静祥和的田园生活。我突然发现,这样生活才是享受生活。我们联系到了作者,通过与其交流,更让我们坚定了前往澳洲的决心。
澳洲的许多方面吸引着我们:
- 澳大利亚是一个高度发达的西方文明国家,在联合国人类发展指数排名中排在第二,仅次于挪威。澳大利亚有纯净的空气、无污染的水源、高度发达的经济、完善的医疗和教育制度、公正的司法体系、安定的社会环境和极高的公民素质。这些都是建立一个家庭重要的条件。
-
澳大利亚的房价较香港更为合理,花更少的钱能买到更适合家庭的house,这对于建立家庭也是十分重要的。
-
澳大利亚一共2200万人口,大街不再拥挤,有更多的绿地和公园
-
相比较欧洲国家,澳大利亚主要语言为英文,对移民的接受度更高。澳大利亚本身就是一个移民国家。
2014年,我和妻子结婚,两个人成为了一个家庭,开始真正考虑安居乐业的事情。因为事关工作以及各项我们无法掌控的因素,我们决定对此计划严格保密。我们咨询了移民顾问,了解了各种方式,并最终确定方式。
2015年,我和妻子终于完成心愿,离开香港,有机会来到澳洲。
而今天,则是启程之日。
远方,其实就在眼前。
希望我和妻子都能平安,幸福,找到属于自己的生活。
看起来博主和妻子都是很厉害的。不知道现在在那边过得怎么样?
没有没有,我们只是在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。现在已经安定下来了,还在找工作。
Good luck
祝福你们,我们也在朝着这个远方努力
谢谢!也祝福你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