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上篇文章《信息时代的安全防护(一)——密码安全》中,我们探讨了保障密码安全的重要性与方法。密码安全的核心原则就是密码的随机性和唯一性,也就是为每一个网站设置单独且无规律的密码。这样即使其中一个网站被黑客攻陷,你的其余网站的信息也不会被泄露。其实仔细想想,我们做的所有的安全防护,包括密码安全,都是为了保护我们的隐私不被未授权的人知道。有人可能会说,这样做太麻烦,我就注册一个论坛,没有什么需要隐藏的,被盗了也没什么事吧?也有人会说,现在互联网社会,已经没有什么隐私可言了,别人知道我的名字电话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吧。 其实不然,在信息社会,个人隐私的价值不可估量,和信息安全密不可分,它是我们在这个时代最宝贵的财产。原因有三。
信息时代的安全防护(一)——密码安全
前言 不知不觉中,21世纪已经过去了18年。千禧年出生的孩子,这时候也已经或即将成年。在这时间的滚滚长河之中,形形色色的数码产品逐步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,而我们绝大部分人都已不知不觉中迈入了信息时代。从你用的智能手机,到家庭控制系统,到网上银行及购物,到城市基础设施,整个人类社会的活动和内容都在逐步数字化,虚拟化。在信息化之前的时代,个人隐私和安全有近乎天然的防护——盗取你的财产,小偷首先得知道你住在哪里,然后亲自上门撬锁。只要装上比较好的防盗门,小偷自然进不了家中。但信息时代的到来,使我们的个人隐私和安全防护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。我们的信息存储在我们几乎无法控制的地方,而要盗取这些信息,黑客并不需要知道我们住在哪里,甚至不需要知道我们是谁。 这篇文章将探讨信息时代安全防护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——密码安全。5年多前我曾写过一篇类似的文章,《网络安全的基石 – 密码安全》。本文可以看作是这篇文章的延伸,亦可以看作一个更大主题的一部分。这个系列的文章不会罗列技术细节,而是从宏观角度探讨我们作为普通用户应该采取的安全措施。
我的这十年
2007年的夏天,注定是我人生中最不寻常的一个夏天。高考刚刚过去,备考的疲惫与压力逐渐淡去。我憧憬着大学生活,却又为选择大学和专业而迷茫困惑。当时的我,刚刚走出无忧无虑的校园,根本没想着仔细了解一下各个大学和各种专业。身边的人觉得金融、经济、管理、会计这几大专业比较好,因为毕业后就业机会多,薪资也不错。 刚刚过去的高考,我发挥得并不是很理想。数学错了好几道选择题,总分排名大概也就省里两百多名,报北大清华的热门专业已基本不可能,读非经管类专业又不甘心。正当发愁之际,听说香港几所大学正在内地招生,录的是提前批,顿时眼前一亮。我隐约觉得,香港这个陌生的地方,很有可能让我的人生发生很大的变化。 于是我报名了香港城市大学,并顺利被人文学院录取。就这样,怀着激动不安的心情,我来到了香港。 回首这十年,我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。我从一个刚进校园的大学生,转变成一名成熟的IT咨询师。而这转变的根源,就是我这十年间做的三件事情。这三件事让我一步步走到今天,也令我终身受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