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是教师节,突然想到很久以前看到刘慈欣写的一篇短篇小说《乡村教师》,便从头到尾又读了一遍,非常感慨。文中那位乡村教师倾其一生,用知识的烛光冲破愚昧和迷信的黑夜,在那特别的时刻,这烛光向宇宙展现着地球的文明。以前读这篇文章的时候,只是感觉教师的崇高,但却不太以为真有教师能像文中所述一样,在那样艰苦的环境中,依然坚守岗位,即使自己病重,首先想到的依然是孩子: 就是在那次检查伤势时,意外发现他患了食道癌。这并不稀奇,这一带是食道癌高发区。镇医院的医生恭喜他因祸得福,因为他的食道癌现处于早期,还未扩散,动手术就能治愈,食道癌是手术治愈率最高的癌症之一,他算拣了条命。 于是他去了省城,去了肿瘤医院,在那里他问医生动一次这样的手术要多少钱,医生说象你这样的情况可以住我们的扶贫病房,其他费用也可适当减免,最后下来不会太多的,也就两万多元吧。想到他来自偏远山区,医生接着很详细地给他介绍住院手续怎么办,他默默地听着,突然问: “要是不手术,我还有多长时间?” 医生呆呆地看了他好一阵儿,才说:“半年吧。”,并不解地看到他长出了一口气,好象得到了很大安慰。 至少能送走这届毕业班了。 由此想到最近才发生的一则新闻,一位乡村民办教师因他人拒绝承认教龄,无法领取执教25.5年的补助6640元,愤然自杀。这则新闻距大刘《乡村教师》的发表已经13年了。这13年,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,一座座摩天大楼拔地而起,神五六七八九十飞向太空,我们赶超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。。。但他们——这群辛苦、执着、默默耕耘的教师,却仍然徘徊在底层。这6640元可能还不够某些社会名流一顿饭的饭钱,却相当于这个乡村教师全家三年的收入。
Tag: 文化
Google是怎样让我失去信心的
我是一名谷粉。哦,曾经是。 一切开始于08年3月18日。我还在Foundation Year,用的是163的邮箱。听人说有一个邮箱叫Gmail,有很大的空间,速度很快,还可以代其他邮箱收发邮件。于是我当天就注册了Gmail,并给自己一个163测试账户发送了第一封邮件。从这一刻开始,我开始关注Google这家公司,并被它的企业文化所打动。20%自由时间,Don’t be evil的口号,都让我觉得这是一个伟大而创新的企业。我开始使用Gmail, Google Docs (现在更名为Google Drive), Google Calendar, Google Contacts, Picasa, Google Earth, Google Maps, 等等。当Chrome推出后,我立刻试用了它并被其无语伦比的速度折服。当Google Plus推出的时候,我连夜刷新twitter,只为抢一个别人分享的邀请码。当Google Drive推出的时候,我立刻将我所有的个人文档同步到了云端。2009年,我将我的博客迁移到了Blogger上,即使我知道我的家人可能都无法看到。2011年,我抛弃了用了三年的诺基亚,换上了装有Android系统的Galaxy S。这几年,Google几乎管理着我的学习和生活。 但科技的步伐始终未停,IT市场风起云涌,强手如云。渐渐地,渐渐地,Google头顶的光环暗了一些。我逐渐认识到Google不是神话,它只是一家优秀的企业。因为种种原因,我逐渐放弃了使用以下这些产品。
我眼中的香港(一):文化绿洲
这个题目有点别扭。。。我本来想做一个系列,但又怕不能持之以恒,所以干脆写一篇是一篇好了(其实还是一个系列)。 住到旺角一个多月了,满眼的繁华渐渐淡去,我开始留心观察一些周边的事物,由此便有了一些感想。这一篇讲讲香港的图书馆。 之前在城大里,只知道有个HKALL,是连接所有大学图书馆的系统,如果自己大学没有,就可以去HKALL借,十分方便。前段时间偶然查一本书,找遍HKALL没有发现,突然看到一个很不起眼的链接躺在网页的角落里,叫做Hong Kong Public Libraries,抱着一线希望,查了一下,居然有!